马斯克跨界颠覆!捐了1亿美金挑战“填鸭式”教育

时间:2024-3-20  来源:BataGo倍塔狗  访问数:35次
据彭博社2023年12月14日报道,埃隆·马斯克这位全球首富计划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创办一所大学。据报道,马斯克已经通过基金会捐赠的约1亿美元资金作为种子资金,先创办一所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为重点的小学和中学。接下来,该校将寻求美国最具权威的六大地区联盟认证机构之一的南部院校协会的认证。这所新STEM学校预计首批招生50人。该学校还计划“免学费”。
图片来源:彭博社报道截图
丨王语华编辑丨倍塔狗人工智能
谢博,听说您最近很关注马斯克开办大学的这件事,对于这位全球首富开始进军教育事业,您的看法是什么呢?
这并不是马斯克第一次搞教育了。大概十年前,马斯克就为他的五个孩子就创建过一个小型私立学校Ad Astra。现在马斯克已经有9个孩子了,如今又升级成大学。之前马斯克那个私立“学校”,是打引号的学校。因为美国的学校是非盈利组织,如果是公司,就不能接受捐赠。那么有校友或家长想捐钱,从法律上来说,只能算投资,这就比较麻烦。现在他申请的这个大学,是非盈利组织,这意味着他能接受捐款了。这样的操作可以解决很多商业模式上的问题。
众所周知,美国顶级高校非常多,马斯克为什么还要自己搞一个大学呢?或者说,为什么他会在这个时间点上做这件事呢?
其实就是时代变了。学校那一套现在可以用更多的方式完成,比如借助于网络电子设备、程序等,可以把过去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十多年的学习时间,压缩到以前的30%!我认为这是毫无压力且毫无问题的。
您说的学习时间能被压缩到以前的30%!这个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现在学生的智力其实很高的。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比以前要多得多。但是,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学生比以前在学校的时间更长了?其实目前整个学校的学制体制和聪明的小孩比起来,是严重落后的。我们应该去思考,现在的社会和现在的孩子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当年我创建“慕客信”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上帝特别垂青于你,让你干成了哪一件事,你就认为成功了?我当时觉得,如果有一个学生跟着我从小学到高中,到大一的时候,他能够有能力创业,并且创建一个微软这样的公司。我就认为自己就成功了。

所以,我们当时的口号是“培养中国的乔布斯”。我看了很多乔布斯的传记,发现真正优秀的人到了大一就已经相当优秀了。毕竟,乔布斯 9 岁开始就写程序了。

现代学校的教育系统的设计是基于两三百年前的一些基本假设来设计的。但现代的社会这个基本假设已经不存在了,可教育方式基于惯性还在像几百年前那样运行着。

现在的教育方式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呢?有三个:

假设1,知识都是在学校的老师脑袋里,所以要老师通过上课把知识教给一大群学生。

假设2,学生如果年龄相同,他的智力水平和能力应该基本一样。

假设3,成功的学校一定是用低成本、大批量培养了合格的劳动者。

现在无论是小学、中学、高中、还是大学,它都是建立在这三个基本假设上的。我们称之为普鲁士体系

现代的学校无论是中国的、美国的、俄国的、德国的,它都脱胎于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工业化思维来改造古典教育,用现代工业的流水线的方法来批量培训劳动者。

所谓的“古典教育”就是书院、经院模式。一个大法师带着一大群人,年龄不同,大家聚在一起来学习,就像我们以前的私塾一样。因为当时的普鲁士想变得强大,想让每个人都会识字,每个人都会做计算,所以他就设计了一个全民的教育系统,让每个人都能够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基本的教育,也就是通过这个方式让教育低成本、广覆盖。当然我们在讨论一件事情的好和坏的时候,要知道一个逻辑:大规模生产会带来低成本,个性化;而定制会带来高质量和高满意度,也必然会带来高成本。无论是教育还是商品,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逻辑。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它都是有可能往这两个方向走的,这不关乎好坏,只关乎你的需求。

在教育里面需求不同,形态也就不同,这取决于你的经济能力和你的期望。当然,还有社会对这类群体的期望,这是一个综合的东西。

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实际上经历了几次进化:

第一次是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模式;

随着工业化的生产,第二次变成了大规模模式,大规模带来了低成本的所有人的成绩提高;

第三次是有了网络,就演变成个性化大规模。

什么是“个性化大规模”?就是每个人既有个性化的教育,同时也能做到大规模。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大规模。因为有了各种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可以大规模的学习,名师可以复制。比如说你人在洛杉矶,但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到哈佛大学教授的课程。

“个性化”体现在哪里呢?就是可以按你自己的进度,给你配备相应的老师,然后做你感兴趣事情。但最后殊途同归,也就是你可以走各种各样的道路,最后还是去了罗马。

那马斯克这次申请创办的大学的模式,算不算是又一次进化?
我想马斯克应该是基于他奉行的第一性原理,重新设计了一套教育系统。基于现在的社会发展,去创建一个完全不同的学校。但毫无疑问,一定也是用类似技术手段做支撑的。算不算进化,还有待历史检验。马斯克做这个学校最直接的一个目的,就是他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批量复制他掌握的第一性原理的能力的。未来,这些孩子们至少比他自己还要厉害一点。什么是第一性原理?就是什么东西都能够从源头思考,遇到每一个问题都会分析,解决,最后得出一个与众不同又颠覆以前认知的一个优秀的解答。这是他希望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他认为这个能力是应该可以复制的,甚至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我们的这个教育系统把这个与生俱来的能力弱化掉了。

他培养的目标是精英,是能改变世界的人。但显然现在无论是中国的学校,还是美国的学校都不具有批量复制马斯克的这种能力。

所以马斯克这次要自己来培养“改变世界”的人了?
培养“改变世界”的人,他不算第一个。实际上在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人做过,多次尝试类似的事情,但很多时候这些尝试都不那么成功。因为教育系统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稳定,而且非常难以改动的大系统。我曾经研究过的美国的学校 AltSchool,AltSchool和马斯克的这个学校很类似,AltSchool在 2013 年就进行了一个尝试,创办了微学校K-8, 但在 2019 年这所学校黯然退出历史舞台。AltSchool的创始人是谷歌的前高管,那时候他的孩子正好要上幼儿园了,找来找去找不到他觉得好的幼儿园,于是干脆自己建一个学校,AltSchool就这么诞生了。

它和传统学校很不一样,AltSchool校园里没有固定座位,学生可以自由活动,然后学生有时候组队去拿 iPad ,iPad 里面会分配今天要做的任务,就像打游戏一样。同时有很多摄像机分析孩子行为,利用软件定制分发任务。并使用定制软件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教育。等于说他是用了一套软件系统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碎片化的学习知识。他又全聘请了全美非常好的老师过来陪孩子。用 PBL(project base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 的方式在真实世界进行探索,设计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他们一度有八个校区,每个校区大概有 100 来人,比马斯克现在这个学校还要大一些。学校的地点都是在商业区,临街的一栋楼,感觉就像一个公司一样。进到学校里面,可以看到有的学生在那上课;有的学生三三两两在讨论问题;或看 iPad 下一步要干什么;或是在阳台上养个植物,然后研究植物是怎么生长的;或是拿着工具正在修东西;或者是在写程序等等,学生们随心所欲,玩的很开心。当时这所学校的创建是一个轰动的消息,扎克伯格还投资了1亿美元。碰巧我有一个学生的家长还去考察过,想把自己家孩子送过去。那个时候还问我这个学校怎么样?也是那个时候AltSchool引起了我的重视。

但到了 2017 年就开始,有的校区就运营不下去了,2019 年开始关校区了,然后 2020 年全部关完,彻底没法运行了。

没法运行的原因也很简单,AltSchool每年花费大概是 4千多万,但学费收入才 400 多万。因为他的老师都是重金挖来的,师生比是 1: 4。学费又收不了那么贵,和普通的私立学校差不多3万、4万美元左右。学费太贵了人少,学费便宜了学生多了,运营的成本又上去了。他在这之间找不到平衡。

并且,他们只到九年级,到了高中,总归还是要考试的。事实上,他们高中入学测试的成绩,也没有特别亮眼。据他们自己说,学生学习成绩比平均水平高20%。但其实美国稍微好一点的学校都可以能做到这个水平。所以最后没运营下去。

不过我觉得马斯克的这个学校要比AltSchool好一点,在商业上他更有可能运转起来。看起来,马斯克应该有借鉴AltSchool的失败经验。

AltSchool到九年级后还是要去考高中,考大学。那么马斯克的学校则直接整到大学。学生们大学毕业了,就业也不愁呀,毕竟马斯克有那么多工厂,用人的地方多了。

所以这些学生不需要目前这个社会的验证,马斯克自己验证就好了。

这里面最核心的是文凭。文凭是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的重要接口。否则社会系统不知道学生学了什么,也不知道学生的水平怎么样?教育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这个接口功能,一端对接学校,一端对接企业。

但现在马斯克这个教育系统直接不需要对接其它接口,自己形成了一个闭环。从入学到就业。所以,我认为马斯克是在做一个颠覆教育的事情

当然,就目前来讲,这一切还是个未知数。验证它,还需要点时间。但以马斯克的能力,我们乐观其成。

听起来,马斯克自己搞定了这个教育闭环,但他的学校最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加入。那么您认为马斯克现在的这个教育思考方向或思路,有哪些是我们普通人,在培养孩子上可以学习借鉴的呢?
马斯克不管是从整个商业模式上,还是教育系统上,他都了做一个非常创新的模式。我们可以借鉴他的培养目标。他培养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用创新的,用现代技术、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手现有的问题和解决未来的问题,这个能力是贯穿始终的。其实从我们的教育系统来讲,马斯克的这些想法我们也在做。比如说最近一直强调的“卓越工程师”,就是我们每个大学都要有“卓越工程师计划”。因为我国更需要像马斯克这样的,能把事情做出来,把火箭造出来这种工程师。我们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了,刚开始是个理念,随着目前的形式变化,整个社会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以前“卓越工程师”,大家的定义就是能够完成你交给的任务。但是现在对“卓越工程师”的定义实际上就是希望能够像马斯克一样,引领一个具体的路线,用创新的方法来创造一个新兴的产业,用工程师的思维把它做好的人。

这个任务在我们很多知名的高校里已经在执行了,比如走“卓越工程师”路线的话,就不需要写毕业论文,而是要体现在专利上。

教学教育理念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吸收最先进的东西,并在目前的系统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行动。这个其实就是我们中国的思维逻辑——要保证大多数都是合格的劳动者的同时,还让这些劳动者里面有出类拔萃的赶上马斯克这种思维的创新者。

我觉得现在这个定位比较适合我们国家的目前的现状。劳动者、优秀劳动者还是需要的,但最好能够在干事途中还能产生各种优秀的创新想法的人。

比如说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他就是个优秀的劳动者,他并不是大学教授,只是一个煤矿井的维修工程师,最后发明了蒸汽机,改变了世界。

还有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本来都是用手纺线,然后他有一天晚上不小心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织机,他发现纺织机倒下后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因为这个小的发现,他发明了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珍妮机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然后英国的纺织业就突飞猛进了。
我们的教育系统实际上特别想培养瓦特和詹姆斯·哈格里夫斯这样的人。带着脑子干活,无论干多细的活,都能把它干得更好。用创新的方法,用更新的思维,更新的工具,更新的原理,把手头具体的事干到最好。所以说从马斯克的那个学校到我们国内的情况,无论是大规模教育还是精英化教育,创新素质这件事情都是必不可少。最近,我们的一些重点高校的新任务,就是要研究怎样发挥优秀人才的创新能力,还能拿到的硕士学位,这个也正在试点。

所以每件事情新生事物出现之后,实际上我们教育系统跟的很快,各种试点都有在做。

回到我们普通人培养孩子的能力上:

第一个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第二个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两个能力,无论是在马斯克的学校也好,还是我们任何的一所学校也好,在未来N多年都不会淘汰的。

另外一个其实古人也都说过”读万卷书,行万卷路”。这两个都要走。

不能光看书,还要和真实世界连接上。因为虚拟世界最终是为真实世界的映射服务的。

在虚拟世界做推理可以更省劲,但最后还要回到这个真实世界的应用上来,所以说两者都要有。

您认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或者未来的就业方向,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我教过好多公立学校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就算搞科研课题一点都不差。这让我非常欣慰。高强度的数据逻辑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对他们来说都不在话下,那些孩子甚至可以做到5个小时不去上厕所,一直做一件事。那你说这样的孩子还有什么搞不定的?所以回头来看,现在的教育系统,我越做教育就越对它充满敬畏。你知道教育系统为什么一周安排几门课,为什么每个门课上 45 分钟,中间休息 5 分钟?这些数字都是经过实验和各种理论探讨过的,都是非常科学的。

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育系统里有探究课,有信息课,很多学生并不是学到最后学成书呆子。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我觉得我是一个颠覆者,现在做了那么多年,我再看教育这件事,其实任何事都不要极端化。

别人好的,我们可以借鉴,最后要形成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的东西。

我们现在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是培养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我认为,这不但符合我们国情,也更贴合这个真实世界的更广泛的需要。

以上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顾问老师微信详细沟通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科创比赛详情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